2)第34章 撤退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平军制度,州置总制,县置监军,各乡分置军帅。)

  在太平军军制中,指挥仅在丞相、检点之下,属于高级官员。太平军内部等级森严,军律严苛。军律明确规定王侯丞相检点指挥外出,大小官员兵民均须回避,如回避不及,应跪于道旁,如对面行走,即行斩首。

  一个小小的监军,竟敢拒绝一个指挥的粮草要求,背后必定有人撑腰。陈城怀疑,以石凤魁的能量,恐怕他有贼心也没贼胆。那么,真正要断绝陈城粮草的人,要么是杨秀清,要么是石达开。

  陈城在城陵矶时,已向杨秀清写信,抱怨粮草、弹药短缺的问题,杨秀清至今没有回信。

  至于石达开,似乎一向光明磊落,在太平军士卒中深得人心。但他和杨秀清面和心不和。

  去年,杨秀清派军西征时,担心石达开趁机坐大,并未派石达开出征。后来,西征军接连失利,杨秀清才不得不派石达开前去救火。

  石达开是不是暗示石凤魁拖延粮草,好拆杨秀清的台?也不能没有这种可能。

  不管怎样,粮草已绝,再弄不到粮草,全军都要不战自溃了。

  显然不能指望石凤魁了。铜陵相隔千里,远水救不了近火。火军一向自诩为民作主,也不能去抢农村抢农民的粮食。

  排除掉各种选项,就只剩一个方法了:到太平军军营里抢粮。

  石凤魁不仁,陈城也就可以不义了。陈城决定好好教训下金口的太平军,好让他们知道火军并不是好惹的。

  吃过马肉和米饭,火军上下心满意足。陈城传令,令二团、三团到金口城内搬粮。

  大军行至金口城门下。城内太平军如临大敌,闭门不出。

  城西的太平军有两座城垒,但被黄宇的一团隔开,不能进城支援。

  江边的太平军水师也仅有二三十只小型民船。火军水营营长张航毫不客气,指挥水营将这些民船全部缴获。

  陈城站在城墙下,向城头上的金口守将喊话,要求按照太平军下级服从上级的规矩,听从火军调遣,为火军准备粮草。

  那守将采用拖延战术,说:“指挥大人不要着急,小人即刻就请示武昌的国宗兄。待国宗兄明白同意,小人立刻准备酒肉,好生伺候火军。”

  陈城等不及,耐着性子说:“火军已经断粮一天了,将士们自昨晚起就没吃过米了。请兄弟行行方便,先供应一些粮草,陈某感激不尽。”

  那守将有些幸灾乐祸,说:“小人自金田起义时就追随天王,经历大小战斗无数。从粤西打到天京,十日有三日都要忍饥挨饿。还请指挥大人耐心等待,国宗兄一定不会忍心让火军挨饿。”

  这小监军在陈城面前摆老资格,故意刁难火军。

  陈城大怒,骂道:“天朝制度,我是指挥,你是监军,高你三级,你竟敢故意刁难我。火军替你们打仗,问你要点粮食,你还在拖延。我只问你一句,你现在给不给。假若不给,我就强取。事后我们再找东王评理。”

  那监军毫不示弱,说道:“天朝制度,小人守金口,就要听武昌的将令……”

  陈城大怒,示意王韬开枪,可惜没有射中。城上的太平军纷纷躲在城头垛口下。

  无后座力炮轰破了城门,可城内的太平军早有防备,用木头、拒马堵住缺口。

  面对高大的城墙,陈城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想强攻金口县城,但目前火军士气低落,必将造成己方伤亡。火军与太平军的关系也将恶化。

  弃金口东下吧,心里又咽不下这口恶气。况且,火军粮草已绝,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赶路。

  他下令火军扎营,准备天黑之后袭城。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