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8章 李贞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道的很。”

  常歌连忙叩首:“微臣谢圣上恩典!”

  常歌捧着剑匣出了乾清宫往家走。路上他心中疑惑:圣上赏我一个剑匣是什么意思?常歌随军出征快半年,终于到了家一家团聚。常四、宋盼儿俱是欢喜。一岁半的小世勋已经开始牙牙学语,宋盼儿抱着他,对他说:“这是你爹,快叫爹。”

  小世勋挥舞着自己的小手,奶声奶气的喊道:“爹。”

  常歌一把抱住小世勋亲了又亲:“我的好儿子!可想死你爹了!”

  晚上吃罢了团圆饭,常歌问常四:“四叔我不明白。这回我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圣上为何只赏给我一个老曹国公打的剑匣?”

  常四道:“老曹国公是圣上的恩人。他打的剑匣要比免死铁券还贵重。”

  一旁的宋盼儿却道:“四叔,圣上送常歌这东西,恐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宝剑应该藏于匣中。圣上这是在暗示常歌,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

  常四听后一拍手:“我侄媳妇儿的才智要强于咱爷俩啊!她一语中的。这层意思咱爷俩谁也没琢磨出来。”

  常歌道:“盼儿,你是说我这些年屡立大功,风头甚至盖过了顶头上司毛骧。圣上赠予我这剑匣,是在提醒我收敛锋芒,不要飞扬跋扈?”

  宋盼儿道:“一定是这样。”

  常歌笑道:“明白了。盼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比我会揣摩圣意。”

  常四道:“女儿家的心思还是比咱们糙老爷们缜密啊。你记住,明日回了亲军都尉府,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对毛骧和一众同僚无礼。”

  常歌给常四斟了杯酒:“记住了四叔。”

  巴蜀已平,明升聚敛在成都、重庆两城的钱粮让大明的国库再一次充盈起来。第二次北伐提上了日程。

  皇城东北角的一个院子当中,老曹国公李贞正在锯一根木头。

  太子朱标和四皇子朱棣来到了院子里。朱棣飞奔向李贞:“姨父!外甥来看你啦!”

  朱标更为稳重,他缓步走到李贞面前,拱手行礼:“外甥朱标,请姨父大人安。”

  朱标是大明的储君,普天之下除了洪武帝外的所有男人都是他的臣子。在任何人面前他都该自称为“孤”。洪武帝却有口谕,在李贞面前自称为“孤”太过见外,太子、诸皇子见到他还是自称“外甥”的好。

  七十岁的李贞也没把朱标当什么太子,没把朱棣当什么燕王。在李贞眼里,他们两个只是他最喜欢的外甥。李贞见到两个外甥很高兴,笑逐颜开:“我的两个好外甥来了。你们可好久没看来我这个老东西了。”

  朱标解释:“这些日子父皇让外甥去中书省襄理政务,又让四弟在兵部学习兵事。今日才得空来看您老人家。”

  朱棣蹲在地上摩挲着李贞面前的那根木头:“姨父,这跟木头是要打什么啊?”

  李贞道:“前日我看乾清宫大殿外檐头上的一只麒麟兽朽了。乾清宫可是咱大明的脸面啊,这还得了?这不,我选了跟上好的木头打算切开,雕个麒麟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