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伐蜀记终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务,那就是考察陕西伪元留用官员的德行。天下初定,朝廷缺人才。那么多新归附的省份要派人治理,人才不够用怎么办?就只能留用那些一身贪贿习性的伪元降臣。可这些人只会横行不法、盘剥百姓。圣上早就有意替换之。去年圣上颁旨行科举事,各省都举行了乡试。可能不日圣上就会举行会试。”廖永忠怒道:“常歌,你不是在耍弄我吧?乡试会试是读书人的事,与我何干?”

  常歌解释道:“德庆侯不着急啊。我说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您圣上如今最在意选拔有德行的读书人出仕为官。您可以主动给圣上递折子请罪,就说自己一心想为巢湖老家的乡亲办实事,就私自挪用了重庆伪夏国库的八千两银子,运回巢湖盖书院,资助巢湖的寒门学子们读书,日后博个功名报效朝廷。这样一来,您私分白银是体恤将士,私运黄金是为家乡读书人造福。圣上不会再责怪于您。”

  常歌经过六年修炼,已经变成了一头小狐狸,将廖永忠这个家伙耍的团团转。

  廖永忠沉思良久,说道:“好办法啊!我这就给圣上写请罪奏折。常歌,谢了!”

  翌日夜,洪武帝在坤宁宫看完了廖永忠的奏折,轻笑一声:“呵,这廖永忠好滑头。”

  马皇后问:“廖永忠又怎么了?”

  洪武帝道:“你自己看看他递上来的折子吧。”

  马皇后看了折子,随后道:“原来廖永忠贪那八千两金子,是为了资助家乡的读书人。”

  洪武帝直接口出秽言:“屁!他那是见到四两白银、八两黄金心中发虚。不知道哪个明白人给他支的招,让他上了这么一道折子。廖永忠跟随朕这么多年,他的脾性朕还不知道?”

  马皇后问:“圣上,那您打算如何处置他?”

  洪武帝摇头:“处置他?还不到时候。好了,你去给我准备夜宵吧。”

  马皇后走后,洪武帝挥毫泼墨,写下了数百言的《平蜀文》。这篇《平蜀文》中最重要的九个字是“论平蜀之功,傅一廖二”。这样的考语实在耐人寻味。洪武帝非但没有追究廖永忠的罪责,还将他的功劳定在了汤和之上。这是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那四两白银,八两黄金就是敲打廖永忠的棒子,傅一廖二的考语则是给廖永忠的甜枣。

  且说常歌了结了跟随大军伐蜀的差事,在家里歇了三天才到亲军都尉府上差。

  清晨点卯过后,一众千户各自从指挥使值房散去。毛骧唯独留下了常歌。

  毛骧笑道:“常歌,这回伐蜀你又立下了大功啊。有件事我要跟你说清楚,伐蜀之前你跟我因为高进的事闹的很不愉快。那是公怨,你我之间没有私仇。”

  常歌本来想出言挖苦毛骧几句,转念却想到了洪武帝送他的那个剑匣。于是他拱手,毕恭毕敬的说道:“指挥使所言极是。您当年对我有救命之恩。属下跟您哪里有什么私仇呢?当时您也是受了高进的蛊惑。”

  毛骧笑道:“难得你如此明事理。那这件事就此翻篇了?”

  常歌道:“今后属下依旧会唯指挥使之命是从,一如从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