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越级上告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伯这人用后世的话形容就是“轴”。

  刘承文面露不悦,说道:“吴宗伯,你要搞清楚,你这是在帮人越级上告。大明有例,越级上告不问有理没理,先要吃二十大棍。你到了直隶按察使衙门定然是要吃大棍的,要是伤了筋骨耽误了殿试,十年寒窗可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吴宗伯拱手道:“多谢知府大人提醒。宗伯心意已决,定要在应天为林家讨个公道。”

  说完吴宗伯跟郭翀出了应天知府衙门。

  郭翀苦劝吴宗伯:“吴兄,刚才那位刘知府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你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事情是明摆着的,黄三骗了林家的地,跟他那当乡约的姐夫贿赂了泰兴知县。泰兴知县又跟泰州知府是亲戚,泰州知府有意包庇。林家要是伸了冤,泰兴县令、泰州知府的官帽都要不保。他们那些个做官的,哪个没有一群门生故旧,座师靠山?你替林家告状,就好比是拿一根棍子去捅一个马蜂窝。”

  吴宗伯道:“郭兄,我心意已决,一定要将这事管到底。你若怕惹麻烦,可以别管这事,回客栈去专心备考。”

  郭翀道:“好吧吴兄,人各有志,我劝不动你。按察使衙门我就不去了,我先回客栈。”

  与此同时,府衙之内。知府刘承文写了一张便条交给了站班的捕头。他吩咐道:“你即刻去直隶按察使衙门,将这条子递给陈臬台。”

  站班的捕头接了便条领命而去。

  人生地不熟的吴宗伯一番打听,终于在临近晌午的时候来到了直隶按察使衙门大门前,再次敲响了冤鼓。

  按察使陈允听到鼓声下令升堂。这位臬台陈允亦是淮西党人。李善长在位时他是李善长的亲信。后来李善长失势,他便追随了胡惟庸。早在一个时辰前他就接到了刘知府写的条子,打算将这案子压下去。

  吴宗伯来到堂上,将状纸递上。陈允看后一拍惊堂木:“举子吴宗伯,本官提醒你,你这是越级上告!且越了县、府、臬司三级,情形恶劣!按照规矩,要先打你二十大棍。这二十大棍下去,恐怕你要伤筋动骨,耽误了今科殿试。本官问你一遍,你还要上告么?”

  吴宗伯一咬牙:“读书人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若见生民遭了冤屈却不敢仗义执言,那还算什么读书人?既然朝廷有规矩,臬台大人只管按规矩办事便是!”

  陈允冷笑一声:“好,那就别怪本官执法无情了!来啊,行刑!”

  两名衙役抬来一张长凳,将吴宗伯按在了上面。陈允扔下一枚大令,喊道:“行刑!”

  两名衙役挥起水火棍,眼见就要打在陈允的屁股上。在堂下站着的刑名师爷却喊了一声:“且慢。”

  随后师爷走到陈允身边,低声耳语道:“大人,圣上对此次殿试颇为重视。这人是参加殿试的举人,若打出个好歹来恐怕不好收拾。”

  陈允闻言想了想,觉得师爷说的有理。于是他朝着衙役翻了两下手。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