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东宫议兵事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驾前,是在洪武帝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人。

  常歌看完信,笑道:“义父虽身在北平,却很为应天城里他的那些老弟兄着想。”

  徐辉祖苦笑一声:“我的那些叔叔们啊!嗨,真别提了。前日我遇见吉安侯陆仲亨。按照辈分,我应该喊他一声叔父。哪曾想他一看见我就给我行礼,说什么他如今是个只有空头爵位的闲人,见到我这个羽林左位指挥使自然是要行礼的。我知道他那是诚心给我难堪呢。无非是因为去年圣上收了他的兵权,他心里有火没地方撒。”常歌道:“唉,这里没有外人。我说句实话,这两年圣上似乎是有意收夺淮西老将们的兵权。带兵之人最难过的莫过于被人收走兵权。淮西老将们嘴上全是牢骚,心里全是火也情有可原。”

  常歌内心深处其实很想保护那些淮西老将。毕竟大明的天下是这群老将打下来的。这些人又都是他义父徐达的旧部。然而,有些老将成心闹事,常歌想保都保不住。

  东宫。

  东宫詹事府的太子属官们每月初一都要在东宫聚齐,跟太子谈论政事、兵事。除去徐达、李善长、刘基等不在应天的属官,所有人都要在巳时正刻到达东宫。

  巳时已到,太子属官们都已聚齐,唯独缺了詹事同知廖永忠。

  太子的老师宋濂说道:“德庆侯应该是有什么急事,没来得及向太子告假,咱们先开始议政事吧。”

  朱标道:“好,请宋先生先点个题。”

  宋濂道:“那就议一议山东盐税之事。”

  明初洪武帝封东宫属官,只有李善长、刘伯温、宋濂、杨宪四人是文官。剩下的如徐达、冯胜、廖永忠、胡廷美、康茂才等全都是武将。上次北伐蒙元之后,洪武帝让立下大功的傅友德进了詹事府。如今杨宪已死,李善长、刘伯温告老还乡不在应天。詹事府中只剩下宋濂一个文官,其余都是丘八。这群大老粗不懂什么政事,议政事时,朱标和宋濂一问一答,一众武将个个昏昏欲睡。

  一个时辰后,议政结束,接下来该议兵事。一众武将顿时来了精神。

  宋国公冯胜道:“太子,我就倚老卖老点个题了!如今天下只有两处地方尚未安定,一处是北边。那里有徐大将军镇守,一时半刻倒也无虞。一处是云南。伪元梁王盘踞云南多年。圣上曾有言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征讨云南是迟早的事。若太子是征讨云南的主帅,会如何用兵?”

  说完冯胜拿出了一张大明西南疆域图铺在了桌上。

  太子朱标对于政事颇有见解,对于兵事却是一窍不通。他在地图前看了又看,良久才说道:“征讨云南应该学父皇当年招安方国珍。以剿为辅,以招降为主。”

  大殿外传来一个声音:“太子大错特错!伪元梁王是绝不会投降的!只能打!”

  说这话的人是姗姗来迟的廖永忠。廖永忠走进大殿内,他满身的酒气,进了东宫竟不向太子行礼。

  冯胜搓了搓自己的鼻子:“老廖,你也太不成样子了吧。大清早就喝酒?”

  廖永忠打了个酒嗝:“没,没喝多少。”

  说完廖永忠走到地图前,借着酒劲以长辈的口吻教训起朱标来:“太子你还是太年轻了。梁王不同于方国珍。想当初咱们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已是丧家之犬,手里仅剩一万乌合之众。梁王盘踞云南几十年,坐拥精兵二十五万,入滇的各个隘口全都是易守难攻。他怎么可能投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