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陈友定旧部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将士的赏物。

  新任北平都司,老将谢贵道:“证据确凿啊!这事一准是燕王指使的!”谢贵是明军中的老资格,元末时便追随了先皇。只不过这人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大明开国大封功臣时,他才得到了一个小小的指挥佥事职位。这人打仗水平一般、做官水平一般。但是资历老,又忠心。再加上他有一位彪炳史册的老祖宗——东晋名相谢安。建文帝登基后大胆启用了他。

  常歌摇头:“燕王没这么傻!其一,咱们的楼船跟兵船上,足有一千袍泽随行。派七八个水鬼凿船底,这样的刺杀毫无成功的可能性。其二,即便是燕王铤而走险,派人来暗杀咱们,又怎么会让他们带着燕王府的腰牌、飞虎铁扣?这不是明晃晃的告诉咱们,水鬼刺客是燕王府派来的么?”

  常歌忽然发现,一具水鬼尸体的手臂上有一个巨鲸刺青。看面容,这水鬼五十来岁。

  常歌眉头一皱:“陈友定的福建水师旧部?”

  张昺惊讶:“陈友定?都死了三

  十多年了!东莱伯怎么知道这人是陈友定旧部?”

  常歌道:“张藩台有所不知。陈友定当初据守福建,招募福建沿海渔民组成了一支水师。那些渔民崇信妈祖,认为巨鲸是妈祖的使者。他们的手腕上大部分都有巨鲸刺青。陈友定被活捉后,福建水师也随之投降。先皇怨陈友定至死不降,下旨将他手下的那批福建渔民分置运河两岸,永世为胥民,并令各地官府课以重税。”

  胥民,也称连家船民、游艇子、白水郎。他们终生漂泊在水上,以船为家。

  谢贵一拍脑瓜:“啊!我也想起来这事儿了!当时我还是朱亮祖手下的一名千户。受命押送那批福建人到运河两岸安家。如果我没记错,临清城附近就有一支陈友定旧部!”

  常歌道:“这样吧,咱们先转移到兵船上,在临清码头停靠一两天。我得查明这场刺杀案的真相再走!”

  当日晌午时分,船队在临清码头靠岸。临清县的张县令率僚属迎接钦差大驾。

  常歌问张县令:“临清境内,可有一批胥民?这批人都是陈友定的旧部。”

  张县令答道:“有的,他们聚居于临清码头往北十里处。”

  常歌道:“好极了!咱们换上便服,前往查探一番。”

  转头常歌又对张昺说:“张藩台,你和诸位将军现在码头歇息歇息。”

  张县令引着常歌、孙百里,来到了福建胥民的聚居地。几百条小木船聚拢在一起,蔚为壮观。

  常歌远远望见一名衙役正在拿着鞭子抽打一个年轻胥民:“上个月的渔税到现在还没交齐!我不为难你,一鞭子顶二十大子儿!抽你三十鞭子,就当你交齐了渔税。”

  常歌看了张县令一眼。

  张县令尴尬的一笑:“东莱伯容禀,作为地方官,应该善待百姓。可胥民不同,他们是反贼的后代,根本算不上百姓,只算贱民!朝廷也有明令,对待胥民要抽重税、严苛对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