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4章 安南内乱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盛世,攥枪杆子的玩不过攥笔杆子的;凡乱世,攥笔杆子的玩不过攥枪杆子的。

  古今如此。

  如今的朝堂就是如此。靖难派与降臣派相争三年,完全落了下风。

  降臣派把控了六部,朝中政事一把抓。内阁八名阁员全是降臣派成员。也就是说,核心决策圈没有一个靖难派成员。

  降臣派又掌握着吏部,管着天下官员任免。凡是靖难派举荐的地方官,大部分都被清除。

  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官体系,完全被降臣派掌控。

  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降臣派的精神领袖朱高炽做了太子,成为了大明的储君。有储君撑腰,降臣派势力更盛。

  永乐帝是多英明的皇帝。他已经察觉到了朝中两方势力的不平衡。

  一场安南国的宫廷政变,即将给永乐帝一个机会,打压降臣派。

  大明开国时,太祖爷建立了朝贡体系。安南、占城(今越南一带)、朝鱼羊等小国都是大明的藩属国。

  安南、占城发生战争,太祖爷太派遣御史前往调停。

  当时大明国力正盛,小弟们蛮听大哥的话。大哥派人来调停,双方就不打了。

  这些小国的内部发生矛盾,也会找大哥当仲裁者。

  建文元年,大明爆发了靖难之役。大哥家里打成了一锅粥,有些小弟自然开始蠢蠢欲动。

  安南国的宰相黎季犛杀死了国王,改名胡一元,自称太上皇,将儿子胡苍立为国王。筆趣庫

  安南的王位本是陈家的。胡一元用陈家宗亲的口吻写了一封信,说什么陈家人才疏德薄,实在不配统治安南。希望宗主国大明能够允许,陈家将安南统治权转交给胡家。

  那时候靖难之役激战正酣,建文帝哪里有功夫管这闲事。就随随便便回了一封信说照准。

  于是乎,胡一元顺理成章的坐稳了安南的王位。

  哪曾想,永乐三年的秋天,陈家的子孙陈天平历经千难万险跑到了应天城。向永乐帝说明了胡一元弑主夺位的

  恶行。

  永乐帝就就派了都督黄中,带着五千兵马,护送陈天平回安南。并且下了一道圣旨,敕令胡一元将安南王位还给陈天平。

  胡一元哪里肯把吃进去的吐出来!我们安南的事,凭什么让你们大明指手画脚?

  胡一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竟然派兵伏击了护送陈天平归国的五千明军!都督黄中不敌,败退回大明境内。

  小弟打大哥,儿子打老子,这还了得?

  永乐帝在乾清宫紧急召开了御前扩大会议。整个京城所有正六品以上官员一律参加!

  乾清宫内。

  成国公朱能拱手道:“皇上,安南小帮,竟敢对我大明上邦动武!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认为朝廷应该立即派遣大军,剿灭安南叛匪胡一元!”

  朱能这种武将天生爱打仗,自然是要主战的。

  邱福、孟善、张辅等人齐齐赞同朱能的建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