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0章 感悟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自家的小日子,在衣食足够的情况下,也不介意做一些善事。乡里乡亲的,谁知道下次落难的是不是自己家?战阵上刀枪无眼,谁死谁活只有天知道。

  乡间传闻,当初有宰相反对修此道,理由是靡费甚巨。但圣人坚持,并削减宫中用度。

  “真有!”店家神神秘秘地说道:“王大郎说那妇人立于他家宅内东南角,说只要做好白粥,加肉覆于其上,插箸而祭之,便可令蚕桑丰盈,不为鼠噬。”

  此番回家,便要料理掉宅园,然后举家搬往营州居住了。

  如果这一切都发生了,那么他此时所在这家酒肆,店家可能已被人五花大绑,日夜拷打,榨取钱财。

  他的龙袍,还是建极元年的,穿了好几年了。缝缝补补,一直舍不得丢。

  而就在他吃的时候,那边豆糜也煮好了。店家端了一碗在手上,顺着梯子爬到二层阁楼之上,一边吃,嘴里还念念有词:“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

  “尽想美事。若让那张氏得逞,下一步岂不是要把我等关西人尽皆赶出直隶、河南?”

  这条国道,是圣人力主修的。

  甚至就连店家本人,年且五十了,估计也得扛上长槊,列阵厮杀——不,到了那时候,武夫们可能连长槊这种兵器都用不起了,有杆木枪不错了。

  锅里还漂浮着一些菜叶,方才他问过了,居然是大宛苜蓿。

  “无妨,就随口问问罢了。”周大郎摆手道。

  其实在他看来,这些都很无谓。意气之争罢了,还真能把已经住到第二代的直隶关西百姓都赶走?

  他真正在乎的,是这个越来越好的世道,不要被李存孝那等粗鄙武人给破坏掉。

  老实说,他有点后悔了。但答应了李将军,便无法再反悔,更何况已经收下了他发的一缗钱赏赐。

  在路上听人说,河南道的毛衣一般而言都是从河阳、河南府、汝州、郑州等地输来的。

  没人修路,物价腾贵。

  店家一惊,狐疑地看了眼周大郎,道:“客人伱这话……”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而他又很怕麻烦。

  愁人!

  没人织毛衣,老人在冬天冻毙于四处漏风的茅草屋内。

  豆糜就是豆粥,做完后还要加上油膏,是祭祀要用的。

  “看到了。”周大郎笑道:“我也有。北地风寒,厮杀之时,没有毛衣确实难受。”

  谁说不是呢?毛衣的好处,谁穿谁知道。以后啊,但凡家有余钱的,估计都得弄一身,不然冬天咋熬?

  店家自己则拿着一根杨枝插门,遥指东南方。

  店家听这帮乡勇吵嚷,有些生气,干脆待在阁楼不下来了。

  许是心情激动,店家说话有些混乱,但周大郎听了依然有些感动。

  周大郎含笑听着,没有发表意见。

  周大郎一笑,道:“我急着去营州升官发财。”

  众人又纷纷羡慕,皆道周大郎遇上贵人了。去了柳城就当队正,再过几年,不得弄个副将当当,掌一营兵?届时如果征伐契丹,就还有立功的机会,哎哟,当初我怎么就没想到去搏一搏呢?

  周大郎不与他们多说。他总觉得,这趟出征以来,遇到的人和事,让他感觉不一样了。

  或许,在钱财、富贵之外,还可以追求些不一样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