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二章 科举初考_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境打的火热,从成都到并州,一片混乱的战场,蜀国,汉中,凉国,魏国,吴国都投入大量的兵力,你算我谋,厮杀不停,没有一刻消停的。

  然而,在吴国的金陵城,却是考试考的有些火热。

  金陵城的科举,读书人的盛宴,悸动各方人心,这么多杰出的读书人齐聚一堂的画面在天下都少见,甚至不少大儒亲赶赴金陵城观战。

  要说读书人齐聚一堂,如今无论江东书院还是金陵书院也有这样的场景,金陵书院的学子过万,可不是说说的。

  但是科举和书院的情况不一样,敢来参加科举的,多少有些文学功底,大部分都是各地杰出的读书人,这可是精英读书人的大聚会。

  这一次科举因为只是一个过渡,是有一批被举荐上来,直接过关进入决赛的学子。

  而初考是为了选拔和后面那些举荐上来的学子角落的名单,是为了参加真正科举的名单。

  初考维持两天的时间,考题当然不是明朝那种变态到极点的八股文,简单来说,就是主考官宣一个论题,然后考生撰写文章。

  没有明文的规定,可自由发挥,这和后世学论文差不多,就是一个论题,然后是表现观点。

  这一次初考,第一天的论题是论旧政,第二天的论题是论吴国新政。

  虽然吴国的变法已经有一点时间了,如今新政基本上已经开始稳下来了,但是孙权还是想要看看,这些读书人是如何看待新政的发展了。

  所谓的吴国新政,是以内阁,军机处。御史台为核心,六部二十四司部为支架的朝堂制度,实行的很好,但是缺点肯定有的。

  官吏的位置,九成九都是来自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观点。至关重要,孙权就是想要知道,他们对新政的感觉。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兼听则明。

  日落时分,考试已经落幕,这时候一个个学子鱼贯而出,走下了石头山的考场,期间三三两两。开始交流考试的心得。

  “这一次考试,论题居然是论朝堂制度,大王的这一个论题真够胆子,也不怕我们在文章上骂他!”

  “大王心胸开阔,岂会如此小气!”

  “兄台,这一次你考的如何?”

  “尚有把握!”

  “唉,我就不行了,对于朝堂新政。我并没有过多了了解,所以也写不出好东西来!”

  “其实这一次只是初考。真正能上榜的,才能进入真正的科举,和天下英豪论成败!”

  “真正的尖子,是被各大书院给推荐进入科举的,他们根本不用初考!”

  “其实有初考,已经是大王给我们机会了。我相信,这一次我一定能上榜!”

  “……”

  上千学子之中,神态各异,有了明显很沮丧,而有的却是兴奋。也有些的流连出自信和傲然。

  残阳映辉之下,孙权的身影站在石头山了一个凉亭上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