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武器和盔甲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期的西方国家。

  “大帅放心,这个卑职一定记在心上,因为火炮的泥模还没有完全干透,咱们的铸炮作坊时下主要的工作就是制模,但火铳和盔甲以及大帅传书要求打造的白杆枪现在制造局已经开始生产了,就在东面的作坊里,大帅要不要看看?”

  李德才回话的时候也是如释重负,因为泥模已经制成了大约一个月左右,最迟还有十天八天就可以着手制作火炮了,因为有克里斯二人的提点,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否立即铸炮,现在马仲英下了令,他自然是庆幸不已。

  军器作坊是一个月之前开始动工生产的,按一台水力镗床一天可打磨一个铳管的工作量计算,至马仲英抵达琼州,昌水制造局已经打制了八百四十套中型火绳燧发枪。

  这种火绳枪重约十斤左右(明朝一斤约等于十六两),一名士兵就能携带,经制造局测试,火绳遂发枪的射速,差不多比时下琼州军缴获的清军火铳快了五成,也就是说,若是一旦列装,琼州军火铳手平均每放三铳,清军只能放两铳。

  而且中火绳的穿透力相对于清军火铳也略有提升,一百步的距离便能重创无甲的步兵,三十步的距离内,能打穿时下清军装备的单层棉甲。

  但是这种火绳遂发枪也有它的缺陷,就是遂发装置不稳定,不适合在阴雨天气下作战,制造局还生产了配套的弩箭,虽说弩箭的威力相比于火绳枪要低的多,但胜在便于携带,即便是小雨和阴天也不会影响弩箭的威力。

  而且强弩还有一个优点,它对士兵的臂力要求并不高,只要装填弩箭,叩动扳机就能发射,士兵们只要简单培训一下,就能熟练地使用。

  琼州军的编制,一旅有四个远程兵步队,合计一千三百三十四名士兵,马仲英遂决定每个步队要列装中型火绳遂发枪两百支,重型火绳枪六十支(重火绳其实和清军使用的抬枪相似,需要两名士兵共同操作)、配备强弩一千三百副,所以大规模使用水力镗床的事刻不容缓。

  不仅是火绳枪,制造局还按马仲英的军令打制盔甲和白杆枪等武器装备。

  白杆枪自不必说,只要有足够的铁匠和木匠就能批量制造,在接到马仲英传书至今,昌水制造局共打制白杆枪三千支,刀盾三千三百套,弩箭三万支,琼州军制式军服六千件,考虑到云南清军入桂,至少需要两个多月,是以根据目前的制造量,普通武器肯定能足额运送到南宁和梧州前线。

  但是重甲和盔甲的打造就有些麻烦了,因为马仲英要求制作的闽甲,没有足够的水力锻床使用,至今不过打造了两百副,纸甲和布面甲一共制作一千五百套,再加上历次战役的缴获,勉强能让长枪兵基本着甲。

  纸甲,又称纸制甲胄,在我国古代纸甲是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广泛用之,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

  布面甲其实和棉甲差不多,就是在厚布面上镶嵌金属甲片,和纸甲一样,既轻便有实用,加上柔韧性比较好,能防普通箭矢。

  这两种盔甲虽不是马仲英理想中的防具,但在当前情况下,有总比没有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