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9章疲兵之计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帅炮轰城墙的豁口处。”

  陕西兵的悍勇令已经抵达莲花山主峰的马仲英很是意外,他原以为陕西绿营也是汉人,在这势穷力竭,粮草断绝的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太强的战斗意志,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助清廷平定吴周政权的绿营兵居然如此能打。

  虽说琼州军已经焚毁了清军的粮食,但据马仲英估计,开建的清军手中应该还有部分干粮,这些干粮应该足以支撑清军三五日支用。

  按陕西绿营这样的打法,就算第一旅兵马进驻莲花山,要想完全吃掉清军主力,说不定还要付出四五千人的伤亡,这对于兵力人口本就不足的琼州军而言,实在难以承受,为了减少伤亡,那只得采用疲兵之计,令城内的清军心力交瘁之下没有气力再。

  “大帅此计甚妙,当年刘玄德和曹操相持于汉水,诸葛丞相就是利用疲兵之计,扰的曹操军寝食难安,最后不得不兵退阳平关,今清军粮秣断绝,进退维谷,疲兵之计正合兵法奇正之道,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智胜也。”

  随军的陈子升、陈老夫子虽然被清军割了两个耳朵,但精神却显得极为振奋,在马仲英定下用疲兵之计破贼后,就是捋着胡须不停地夸赞。

  “陈老先生耳朵有伤,又年过七十,这山上风大,如何不进窝棚休息,非要在这山上和本帅一起受这蚊虫叮咬。”

  在神电卫将陈子升和吕轻侯以及城内的一千余百姓迁走后,马仲英因为军政事务繁忙,一直没有召见二人,只让二人负责琼州学堂事宜,还是此次要编订清宫秘史,方是将召二人入梧州,这才得知陈老夫子本名陈子升,可是他没想到这年过七十的老人竟有如此胆略入清营投书,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按理耳朵被割下,这本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偏偏陈老夫子却很是得意,将他用双耳诓拖延清军之事挂在嘴边,马仲英感念其忠义之心,又见其执意要随军,这才命水师将其带到开建,谁料这老头到了莲花山主峰后,精神是愈发的亢奋。

  “老夫今年七十有三,半截身子都已经入了土了,今生能看到我大明能歼灭这数万鞑子,老夫死而无憾矣,只可惜,老夫这身子骨过了年后是愈发的沉重,也不知能不能看到马帅麾下勇士光复南都,光复孝陵,若是能在太祖皇帝陵前上两柱香,老夫也算对家兄有所交待矣!”

  老头子却是对马仲英的要求置之不理,只盯着山下不远的开建县城时而叹息,时而傻乐。

  马仲英疑道:“陈老先生家兄是何人?二十年前两广尽丧,清狗已成一统之局,缘何老先生如此执着?”

  陈子升转头定定地看了马仲英良久,这才开口道:“既然马帅有此一问,那老夫就说了,家兄本是弘光朝礼部尚书,永历朝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陈子壮,家兄当日失志抗清,兵败被杀,老夫时刻不忘家兄故志,只不过势单力薄,只能苟延残喘,实在是有愧啊!”

  “莫非就是‘界人需木板’的陈大学士,老先生何不早说?竟令老先生身入险地,若老先生有失,他日仲英又有何面目见陈大学士于九泉之下?”

  马仲英心头剧震,连忙躬身对陈老夫子行了一礼,随侍在一侧的郭泰捷也是惊的长揖倒地。马三德却大是疑惑,奇道:“大帅,这界人需木板到底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