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正道而行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孙鹏出去,杜中宵问崔向:“这些日子,除了耶律洪基,还有没有其他契丹人闹事?”

  崔向道:“倒是没有。下官想来,是其他人都在看着耶律洪基。若是我们退缩,以后只怕就不好管了。所以对耶律洪基,一定不能丝毫手软。”

  杜中宵点头:“不错,应该如此。管这些契丹人,对于你的属下士卒来说,是轻松差事。甚至很多人,可能认识不到此事的意义。你要多教导属下,让他们明白。关在这里的,都是契丹上层,地位最低的也是中级将领。能够让这些人口服心服,剩下的契丹地方,就好办许多。”

  崔向道:“太尉的意思,是管好了这些契丹,让他们回去联络亲朋,迎接朝廷大军?”

  杜中宵摇了摇头:“若是这样做,反而落了下乘。我们做事,要坦坦荡荡,不要蝇营狗苟。牢城营里的契丹人,就真地是让他们在这里学会做活,学会做个普通百姓,没有其他的想法。不过,哪怕是我们不说,这里的事情,还是会传出去。传到还没投降的契丹人的耳朵里,他们怎么想,其实挺有意思的。”

  崔向拱手:“是下官误会。原来太尉想的,如此深远。”

  杜中宵笑着摆了摆手,让崔向去忙自己的事情。什么想的深远,是根本不深远好不好。现在宋朝的优势太大,对付契丹,根本不必用什么手段。堂堂正正大军开过去,契丹人要么降,要么就被消灭,根本不需要想的太多。纵然有一时失败,却不能改变大势。

  契丹是宋朝的兄弟之邦,这不是说说,而是几十年来,两国就是这样做的。两国交往,派的使节除了朝廷官员,还有皇帝私下的使节。两国皇帝以兄弟相称,使节行兄弟之礼,从不间断。虽然后来耶律宗真乘着对党项大胜,来夺宋朝的唐龙镇,结果把命送在了那里。

  怎么处理战败的契丹,对宋朝是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明白。处理得好了,不但是灭亡了契丹,占领了土地,扩大了领土,还可以四夷宾服。如果处理不好,让周边的邻国寒心,周边四处狼烟,也不稀奇。

  历史上金国打败契丹,与宋朝盟约,割了幽燕之地。宋朝看不清局势,兴冲冲地去接收土地,闹得一团糟不说,也让金国看清了宋朝实力,很快南下。最后北宋灭亡,宋朝只剩半壁江山。

  杜中宵不想犯那样的错误,幽州大胜,就要把胜果结结实实地吃下去。不能因为一时疏忽,最后惹出事情来。一通乱杀,虽然痛快,却会有很大的隐患。把这些契丹人好好养起来,也会给周边的各个小势力一种错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契丹人改造,成为普通百姓。

  有契丹的例子,周边势力才能认清形势,知道对宋朝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周边安定下来,宋朝才可以安心改革国内,真正全力发展国力。

  建这处牢城营,自己亲自过来,既有杜中宵躲开现在朝中激烈的政争的原因,也有真地要把这些契丹人改造好的原因。这是对这些契丹人负责,也是对宋朝负责。

  崔向说的不对,杜中宵根本就没有考虑深远,既没有必要,也不好考虑。能让这些契丹人老实接受改造,就非常不容易了。再想更多,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站起身来,杜中宵走到门外面,看着明媚的春光,伸了个懒腰。许多事情,开始容易,但要有个圆满的结局,可就难了。与契丹的战争其实不难,很多时候是自己吓唬自己。但要有个结局,可能并不比打一场仗容易多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