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黄村长的苦恼!_瞎眼五年,大明成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权相权之争由来已久。

  尤其是自宋代以来,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彻底确立,地方士族、门阀的衰败。

  挡在皇权跟相权面前的共同敌人烟消云散。

  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缝隙也愈来愈大。

  那些落败了的士族门阀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唯一除皇权之外的权力代表——宰相。

  因此,自宋以来,宰相权柄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最让朱元璋忌惮的则是前元时期,相权几乎对皇权形成了彻底的压制。

  导致前元天子的诏令,只能在草原发号施令,长城以南,皆对宰相唯命是从,甚至前元的宰相能够左右皇位的归属!

  朱元璋自登基以来,便将宰相视为心腹大患,甚至一度将这个位置交给徐达这种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

  但是显然徐达一介武夫根本驾驭不了相权。

  朱元璋也想了诸多其他的办法。

  例如将相权一分为二,分左右二相。

  第一对儿宰相便是胡惟庸跟汪广洋两人。

  但是很快朱元璋便发现。

  曾经那个精明能干的汪广洋刚一出任右相,便对左相胡惟庸全面压制最终开始不问政事了起来。

  直到最后,汪广洋几乎就成了胡惟庸的人肉印章。

  最终还是成了胡惟庸一人相权独揽。

  刘伯温方才在朝便察觉出了朱元璋的不对劲。

  刚一出奉天殿便借口有公务,旋即便匆匆离开。

  “恩师,陛下还是圣明的,今日不也没有太过分嘛。”

  “学生以为恩师您就是多虑了。”

  李善长望着面前夸夸其谈的胡惟庸,心中不由暗暗长叹了口气。

  不知自己当初收下这个学生究竟是对还是错。

  每次想到这里。

  李善长的心中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

  ……

  奉天殿。

  朱元璋的面色凝重,看着面前书案所写的“胡惟庸”三个字陷入了沉思。

  贸然罢黜宰相,势必会引起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文臣们的反对。

  朱元璋倒不是怕这帮人有胆子敢造反,朱元璋知道,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这帮人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但是这终究是一个千古骂名。

  朱元璋的心里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思来想去。

  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了口气,起身拎起一瓶酒。

  便朝着后山的钟山书院走去。

  以前的时候,朱元璋还没发现,毕竟朱元璋的身边总是不缺谋臣名将,即便是家事也有马皇后帮衬。

  朱元璋这个皇帝当得还算是舒心。

  但是直到朱元璋动了罢相这个念头之后,朱元璋才猛然发现,自己身边连一个能帮着自己出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这种事情问徐达,徐达估计也就只会打哈哈,文臣自然是不必说,朱元璋稍微透露点想罢相的意思,估计这帮文臣都得来以死相逼了。

  朱标倒是能说两句,但是现在的朱标终究还是有几分稚嫩。

  思来想去。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