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第 30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

  “连弩倒是很容易做出来,我养的那些秦墨很有能力。你说的实验求证也比较符合墨家的一些原理,他们接受程度很高。”嬴政不紧不慢的说,当然也隐去了他其实都是交给底下人学习,自己并没有看过这些文书的事实。

  顾衍点点头,但还是在心里想着得找个方法规避这个问题。日后嬴政会越来越忙,他不可能做什么事都要求嬴政理解。

  或者,直接阐述本质的原理更好?

  “不过,高炉炼铁不是易事,如今已经实验了多次也不能形。”嬴政同样也带来了问题。其实春秋时期便有国家能做钢了,但实在太耗费人力和材料,更重要的是成功需要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这些因素加到一起,量产几乎不可能。

  顾衍在书信中设计的高炉理论上可以量产高质量的钢材,这会是战场上的大杀器。但实施起来实在太难,嬴政推测如果顾衍不亲自指挥的话,等秦墨做出来,秦国早就一统天下了。

  顾衍按了按眉头,“我知道了,是遇到什么困难吗?”制造钢材对世界的改变很大,他不能自己独自去做,必须要嬴政知道原理。得趁这个机会,直接让他了解其中原理,不然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嬴政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只能将那些匠人们的尝试复述给顾衍。顾衍皱着眉头,耐心地听完每一种尝试。

  说白了,是燃料和淬火有问题——虽然他还怀疑高炉的建造也很有问题。他毕竟只是提供了图纸,你不能指望一个瞎子能画出能指导对这方面丝毫不知的人做出精准的东西吧!

  “炼钢最重要的是碳的含量。”这点是史前时代工匠们就知道的事,就算顾衍不说,嬴政也大致知道,“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尽量让铁中的碳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铁中的碳?”嬴政反问。

  “哎,你是不是没仔细看过我寄给你的信?”顾衍轻轻叹息,然后温和的说。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是一句很平常的问句,像是在确定自己到底要解释到什么地步。

  “......嗯。”就是向来理不直气也壮的嬴政也有点尴尬。

  好在顾衍没说什么,淡淡的解释起来。

  “你是见过纸的制造过程的。”他拿起一张纸,抖落了一下上面就掉下很多碎屑,“看似平整的纸,不过是用打的细碎的草木压制而成。”

  “钢铁也是?”嬴政了然的点点头,

  “是的,如果有显微镜放大钢铁你就能看清楚,碳、铁等等组成钢铁事物是不规则的排列在一起的。而用从矿山上采集的铁矿石直接烧成的铁水凝固成的铁块,叫生铁,碳在里面的含量比较高,大概百里有二,所以铁剑易断易弯,造不长。”其实顾衍这样说也不太对,因为各国的王用的配件有的都很长,不然日后也就没有秦王绕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