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4章 三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协定,不能公开支持苏俄,而英法两国则附加了很多另外的想法,虽然多少也有一些援助,但这些援助到来的时间却已经是1940年2月,而那时芬兰已经弹尽粮绝,无力再战了。

  东方中国的援助,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条件,但整体上却比英、法两国温柔多了,完全在芬兰政府承受的范围之内。

  1939年11月12日,苏芬谈判破裂。

  同一天,中国的万吨级商船“平安号”抵达赫尔辛基。

  1939年11月30日,苏俄军队23个师共45万人突然从三个方向攻入芬兰,并迅速抵达芬兰著名的国防线曼纳海姆防线。

  这场战争的开局与历史上完全一样,苏俄军队遭到了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并让其损失比历史上更加惨重。

  在冬季战争的最初一个星期,也许是因为各战线指挥官不喜欢陌生的武器,芬兰军队并未动用来自中国的装备。

  当时间推移到12月下旬,双方事实上忝袭扰战后,经过中国闪电特种部队教官紧急培训的一个芬兰侦察营,开始进入深入前线对苏俄之补给线、兵战、士兵营地等进行袭扰。

  而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这个侦察营陆续传回的战报就让这些骄傲的芬兰军官低下了骄傲的头颅。750人的侦察营,连续作战72小时,击毙苏军4700余人,炸毁或烧毁苏军坦克75辆,弹药物资1200吨,还狙杀了1名苏军副军级指挥官和1名正师级指挥官。而芬兰侦察营只付出了17人的生命。

  因为时间很短,来自中国的教官不可能像训练中国特种部队那样去训练这群北欧大个子,基本军事技术是无法教的,他们更多的是教了一些隐蔽、化妆、突击、潜伏、撤退、掩护、狙击等方面的战术而已。整个培训时间也不过才三个星期。但效果,显然是十分明显。

  也就在这三天时间,从中国购买的“鹰龙1型”开始升空作战,面对苏俄96架轰炸机和48架战斗机的强大队伍,紧急起飞的芬兰空军控制着48架“鹰龙1型”向苏俄空军迎了上去。当时,芬兰空军从战术上来讲,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军,他们采用的四架机编队战术大大领先于三机编队,并后来成了二战空军的主要战术编队。

  这场爆发在赫尔辛基上空的空战,后来成了二战空中战史的一个经典战例,由于芬兰飞行员与中国战斗机的完美结合,不但将入侵飞机全部拦在了赫尔辛基之外,还以自身损失10架飞机和4名飞行员的代价,将来犯的144架苏俄飞机全部击落,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苏俄飞机被打得临空爆炸!

  至此,芬兰总统和军队最高统帅曼纳海姆才下达命令:部队全部换装中国装备;同时,各级侦察部队必须轮流接受中国教官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