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蛰藏体_弥罗青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笑道:“当然,这些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其实很多修行天才都不适合这种教学,他们更适合一些唯心的教学方式。”

  看着三人好奇的目光,弥罗笑道:“比如蛰藏道体的拥有者,就是最典型不适合这类教学的天才。”

  “蛰藏道体?”公仲寒低声重复一句,他同过去的弥罗一般,对于道体的概念有所了解,却不明白蛰藏道体的含义。

  “蛰藏道体是一种很吃心性、环境和时间的道体,这种道体能够通过类似于冬眠的方式,获得远超于常人的寿元,并且在似睡非睡之间,感悟天地之间的自然运转。”

  “这类道体的拥有者,早期精气神会不自觉同地脉、元气相合,进而做到借助天地修行。对于他们而言,过于理性的思维会使得他们难以维持这种状态,过于复杂的情绪,会影响他们和天地的交流。因此,正常的教学,并不适合这种道体的拥有者。”

  弥罗回忆了自己看到相关记载的内容,那些都是王养志帮他找来的,其中还有一些实际的案例。

  “根据我们妙有宗的记载,函夏大地上发现的蛰藏道体拥有者大约有五百多人,其中三百多个是因为自身天赋和认知出现问题,导致郁郁而终。”

  “一百多人,因为在修行过程当中,察觉到自己的状态,本性灵光下沉,情感和理性上浮,最终在地脉和天地元气的运转下,被冲刷消融。”

  说到这里,弥罗顿了顿:“这一百多人当中,有三分之一同元气相合,再也找不到踪迹。有三分之一则是融入地脉之中,成为地脉灵性的一部分。最后三分之一,同四周物质结合,化作一些顶级的矿石,或者天地灵根。”

  “成功掌握这种道体的人,不到五十个,其中有的成为了仙神佛道的真君、大神、罗汉,有的则是堕入了魔道之中。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正常教学环境下走出来的。”

  说完,弥罗又是想到了自己的转舟道体。

  转舟道体,其实也不适合正常的教学模式。

  一般教学下,传授一门术法,都是让人去明白这个术法的原理,而后学习对应的理论,知晓动用多少力量,使用的时候,按照什么规律。

  但转舟道体不需要,这种道体本身就契合阴阳两仪的变化,知晓如何运转元气。

  正常人学习的东西,对于转舟道体而言,反而是一种桎梏。

  就好像原本直达的两地通道中间,你非要拐个弯,停留一段时间似的,本身就是对精气神的一种不必要的消耗。

  更何况很多记录术法的书籍上,对应的驱使方式,是用来教导普通人的。

  而转舟道体的三分力,同正常人的三分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也是弥罗过去不好控制术法威力,云长空说心性不够,这类道体就是个术法放大器的缘故。

  想要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