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二章 许敬宗的良心_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和关陇门阀算是各自安好,并没有什么摩擦。

  有人说造成关陇门阀林立,是因为府兵制,府兵制的存在下,关陇门阀的关陇集团甚至有自主的地方兵权。

  一阵冷风吹来,让李正打了一个哆嗦。

  春日里的雨水乍一淋倒是没什么,淋雨久了还是会有一种彻骨的冷。

  附近的村民看到李正也是笑呵呵地挥手示好。

  泾阳周边的村子都挺和善的。

  只是李正从来不轻易离开村子,周边村子的人大多数都不认识。

  李正走回村子,正是炊烟袅袅做午饭的时候。

  张公瑾坐在村口的石桌前说道:“小子,过来和老夫说几句话。”

  瞧了瞧张公瑾的神情,说实话和张公瑾聊天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

  和他这样的聊天,他的眼睛往往可以看穿你的心思。

  李正走上前说道:“邹国公,您老在我们泾阳住的这两年气色越来越好了。”

  张公谨笑了笑说道:“那还是你泾阳的水土好。”

  李正也在石桌边坐下,这里是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并没有什么名字。

  看着张公瑾的笑容,

  拿下自己的斗笠,李正说道:“我觉得您老还年轻,说不定可以再就业。”

  “再就业,倒又是一个新鲜词。“张公瑾打趣地笑了笑说道:“老夫都已经年过四十了,哪里还有心思再去做其他的。“

  李正一拍大腿说道:“不过才四十,四十岁正是壮年,我看您老去大理寺正合适。”

  张公瑾神情古怪,“此话怎讲?”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坐在你面前,我的心思被你看穿得一干二净,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没穿衣服的人。”

  “没穿……咳咳……”

  张公瑾咳嗽了好一会儿。

  李正又说道:“要是您老去大理寺,那一切的罪恶,一切的藏污纳垢都将无所遁形。”

  这些话听得张公瑾直摆手说道:“老夫天天在泾阳过着风轻云淡的日子挺好的,也不想再去长安了。”

  看着长安的方向张公瑾眼底里掩饰不住失落,“在陛下眼中,在很多人的眼中老夫已经是个死人了,一个死人在出现在人前是会犯忌讳的。”

  “忌讳?”李正疑惑地看着他说道。

  张公瑾微笑点头又说道:“再说了,老夫不就管管印书的事情,除了王鼎那个老太监时不时来烦老夫几句,老夫倒也过得清闲,何必再回去,过得自在最重要。”

  李正浑身无力地靠在亭子的石柱子上,“您老还真是看得明白。”

  张公瑾会心地笑了笑,“老夫心里很清楚,其实你小子也看得明白。”

  李正一脸挫败地说道:“看来是铁了心在我这白吃白喝。”

  张公瑾抚须说道:“老夫还在给你的印书坊干活。”

  李正说道:“这印书坊有当今皇后的份子钱,而且印的所有书都要先给陛下过一眼,你邹国公可不是给我干活,是在给当今皇后和陛下干活。”

  张公瑾悠哉地看着雨景沉默地笑了笑。

  “你小子可别说邹国公白吃你的。”

  雨中传来一句话语,是孙思邈提着一壶酒而来,他急急忙忙走入亭中说道:“邹国公还给你的书院孩子教书,这年头什么人能请得动邹国公教书?”

  李正看着孙思邈手中的这壶酒一脸幽怨,“你们还喝我的。”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