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 还上什么学?_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他们还以为,也就是出于“文物所属人”的原故,国博和故宫客气了一下。

  没想到,这两家玩真的?

  两人对视了一眼,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这两个还好,多少知道点内情,而身后的那四位教授还是第一次见李定安,所以惊的眼珠子差点掉地上。

  没错啊,昨天开会的时候,丁院长和吴教授都提过:李定安是京大的学生,也说过,这一次研究的文物就是他出资购买的,言下之意,他这个项目负责人只是挂个名。

  但谁想,国博和故宫会真的让一个研一的学生具体负责?

  这也太儿戏了吧?

  再后面,沈英秀和闫宗江兴奋的眼珠子直发光,剩下的那五位则酸的像是喝了上吨的醋。

  这会儿已经不是后悔肠子青,而是扎了几刀,生疼生疼:等于送上门的学术成果,被他们硬生生的给推了出去……

  李定安从来都不是那种“机会到了眼前,我还要客气”一下的人,所以他并没有干等,而是从昨天就开始,让馆员和文职人员该准备资料准备资料,该调试仪器调试仪器。

  当然,该有的礼貌肯定的有,比如现在:

  他拿起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张纸:“丁院、吴教授,你们看需不需要改一下,或是补充一下。”

  态度很端正,话说的也很客气,其中却充满了自信。

  “哦?”丁守义下意识看了看他,接过了文件。

  吴湘也准备顺带着看一眼,但刚一偏头,无意中发现何安邦的神情好像有点古怪。

  嘴角微勾,似笑非笑,眼睛微微发亮,就像准备看戏一样。

  而且并非是他一个,感觉马献明,杨丽川,甚至是吕本之,都好像有那么点儿期待的模样?

  有什么不对?

  心中狐疑,吴湘低下了头。

  纸上的字不多,只有八九行,也就是将之前那三个大标题稍微细化了一下。排最前面的,就是蒙古瓷相关的课题。

  粗略了瞅了瞅,他的神情猛的一顿:不是只揉合了一点民族文化的普通瓷器吗,这又是什么东西?

  一、《道咸时期,釉上彩技术在NmG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二、《道咸时期,珐琅工艺及浮雕工艺在NmG瓷器中的应用》。

  三、《中西方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清中期NmG地区浮雕珐琅瓷器》。

  就三个标题,几十个字,前两个还好,两人只是下意识的皱了两下眉头。但看到第三个标题的时候,丁守义和吴湘一脸的呆滞。

  什么东西,珐琅浮雕瓷器?

  见过的珐琅彩瓷器不少,浮雕青花也很多,甚至将这两种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文物也见过,比如堑胎珐琅,比如掐丝珐琅,但那是铜器。

  绝对的,两个词连到一块用来命名瓷器,真心是第一次见。

  再看一遍,没错,中间没顿号,也没逗号……

  稍一顿,丁守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