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窗_幺儿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的拜师很是顺利,让沈煊想不到的是,他爹跟徐夫子还挺能聊的。

  毕竟小时候也是一起玩过的小伙伴,不过长大后毕竟走的路不一样,交集自是越来越少。再加上他爷爷对这方面比较敏感,两人也是许久未曾联系。

  好在二人也都是健谈之人,很快便没了生疏感。

  敬了师傅茶后他爹就婉拒了夫子的挽留,又叮嘱了他几句便离开了。

  他被带到夫子家里的一处小房间内。房间内也不过四人,只两排座位。也都是十来岁的样子,他看了一眼,徐州也是赫然在列。看着已是当中年龄最最小的了。

  “这便是你们的小师弟沈煊,以后就跟你们一起读书。”相互介绍后,考虑到他个子比较小,便被安排在了最前面,跟徐州一起。

  见他过来,徐洲还偷偷冲他眨了下眼睛,又立马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看书。变脸之快,差点让他绷不住笑出来。

  有徐洲在,沈煊很快就融入了“科举班”的小圈子里。

  这时沈煊才知道,原来他这个小班里面都是夫子考教过后正式拜师了的,也都是来年可以下场一试的科举储备人员,估计被进度也都相差不大。

  怪不得他刚来的时候几个师兄表情很是惊讶。估计把他划到了天才那波。

  另一边的确是参次不齐,多半是送进来识得几个字便要回家去的。当然也有一心读书的,水平到了也能升进来的。

  这个时候他不免庆幸,好在没分到另一个班上,要不然学生水平相差那么多,夫子讲课是不可能单单考虑你一个人的进度,多有不便之处。

  关键是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挥霍。想想他一年读书的花费,时间是什么?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难道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由来?古人也是很实际的呢!囧╯▂╰

  目前为止,他们班也就五个人,他如今已经取代徐洲成为年纪最小的了,当然也是最矮的。心塞

  说实话,这年头能让孩子读书科举的家境起码都是不错的,像他们班五个人,除他之外,最差的也是家里也有着近百亩地的小地主,便是陈师兄陈启明,也是我们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已年满十六,据说今年已经下了场还通过了县试,可惜的是府试没能中榜,却也是来年希望最大的那个。

  这天,几人来到镇上最大的书店“集贤斋”据徐洲所说这里是镇上书目最全的书店,许多他家里没有的书都能从这里找到,总店设在府城,这里还只是其中一个分号。

  原来古代也是有连锁店的。

  几个人看书的间隙,沈煊便去找了这里的店长询问抄书的事,掌柜是个看起来挺和气的中年人,也没因沈煊年纪小直接拒绝,便让他写了一段字。

  看过便点头同意道“公子这般年纪,这字便已有几分火候了,平日里定是下了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