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辽国要增加岁币_带着医院回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梁、皇宫,紫宸殿。

  每年的中秋,宫里都会举办一个正式的中秋大朝会,规模跟元旦是差不多的。

  除了在京四品以上官员、诰命夫人都要进宫祝贺以外,各国使臣也会一同进宫,向官家和皇后祝贺中秋。

  不过今年的中秋节,显然大家都过得不那么愉快了。

  紫宸殿里,气氛有点凝重,大臣们不管是真心的,还是表演的,一个个都是一脸怒色。

  只有辽国使者耶律德度站在大殿中央,一脸有恃无恐的样子说道:

  “陛下,增加岁币到一百万两白银、绢50万匹、茶20万担,这是我国君主出于两国友好,考虑再三的决定。对于富裕的南朝来说,这些岁币也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想必陛下不会不同意。”

  左都御史吴辛林一下子站了出来:

  “既然是为了两国友好,辽国自作主张,擅自提高了一倍以上的岁币,有这样的友好法?这是强盗行为,我朝绝不能答应!”

  耶律德度看了一眼吴辛林,然后继续面向主位上的元景帝说道:

  “吴御史这话不妥,今年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做为兄弟国家,你们周国帮助一下我辽国怎么就是强盗行为了?兄友弟恭不正是你们儒家推崇的吗?”

  吴辛林冷哼一声:“如果无理要求,我朝断无答应可能,辽国狼子野心,可恶!”

  耶律德度也不恼,只是轻飘飘回了一句:“那周国就不怕我们辽国饮马黄河?”

  禁军副都指挥使陆志校出班,怒声骂道:

  “那你们可以试试,我朝百万雄兵等着你们。官家,这种无理要求断不能答应啊!”

  朝堂上已经吵成了一团,崔弥远一直站在第一排,一声不吭,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态度?是强硬回绝,还是委屈求全?

  柴子昀假装不经意见回头看了一眼这只老狐狸,轻哼一声,出班奏道:

  “官家,辽国受灾,要我国补偿,没有这样的道理。而且岁币一但制定,那是年年都要送去,这银子加绢茶,一年几百万贯,这对我国也是巨大的财政负担,臣请陛下三思!”

  柴子昀这是准备政治投机了,反正“反辽”是政治正确,他要拉拢那些朝堂里的中间派,当然是要竖立自己“反辽先锋”的旗帜。

  果然,听到大皇子都反对,朝堂里至少有一半大臣纷纷出班,声援他。

  “臣等附议。”

  柴子昀一脸得意,因为这些大臣里面,果然包括了好多“清流”,这些大臣以前都是对他若即若离的,现在有隐隐站到他这边的趋势。

  崔丞相不发话,但他的党羽则主动跳了出来,户部尚书,四虎之一的赵鸿光出班道:

  “成国公此言差矣,辽国与我朝已经相安无事几十年,虽然偶尔有些小小的冲突,但大体上是和平的,现在辽国有难,如果我朝不伸援手,这有违道义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