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分田分地正忙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睛滴溜溜地转来转去。他讲话时,周围人纷纷对他指指点点。看来,他必是个乡下地主。

  民军军官答道:“地主家的仆人、奴婢、长工等闲杂人等俱要遣散,只留下真系亲属算作人口。平均下来,每口人最多能够保留三亩地,其余均要卖给民军。

  “至于地主的土地如何作价,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并不用银子买,而是发给地主工厂股票。何谓工厂呢?我们民军在魔都建有造船厂、钢铁厂、印刷厂、面粉厂、火柴厂,大伙应该听说过吧。

  “这股票就是工厂的股份,每年定期分红。很快地,我们民军就要在无锡建立面粉厂、缫丝厂、火柴厂、纺织厂等新式工厂。到时候,咱们这些地主摇身一变,就变成工厂的股东了,咱们老百姓也能进工厂做工人了。”

  民军军官讲完,底下又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魔都的工厂财源滚滚,连洋人看了都眼红呢。咱们做了工厂的股东、工人,会不会也发财呢?”

  “可不是呢。你看咱们买的火星牌火柴、民军牌棉服、民军牌面粉,岂不都是物美价廉?若做了工厂的工人、股东,不说能否发财,但一定能吃得起白米饭、白面粉,穿得起棉服,你说是不是?”

  “咱们得了土地,就怕哪天又会被收回去。要是民军走了,没人替我们作主,这土地不说又被地主收回来了吧?”

  “这肯定不会吧。民军不是在皖南、江阴呆了多年嘛,一直都没离开,那里的老百姓不都过得好好的嘛。”

  “说起来,我可是去过江阴的,那里的老百姓过得可滋润了,有田种,有学上,有钱花,羡慕死我了。”

  “可我是渔民呀,一向都住在船上,我能分到地吗?”

  “你呀,你就算了吧。你又不是本地人,分什么田地呢?咱以后还得吃鱼,你就老老实实打鱼吧!”

  “你倒好,还有船能住。我们宜兴老家整个村子都成废墟了,先是被官军抢劫,后来又被长毛血洗。我们一家五口逃到这里,又没有田分,以后可怎么活呢?”

  “这个嘛?老人家也不要伤心。听说民军会组织流民屯,专门安置流民,开垦土地。有民军给咱们作主,还怕没地方住,没米饭吃吗?”

  “分田政策是好,可万一这地主不同意呢?”

  “嗨,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咱们民军有火枪火炮,还怕他地主不从。不等民军动手,咱们齐心协力,一起冲进地主家里,把他们的田契给烧了,看他们从不从?”

  “一亩地四两银子,分十年还。万一遇到荒年,家里有人生病,十年之后还没还齐银子怎么办?”

  “嗨,你这人怎么这样,整天提心吊胆的。过了十年,如果你没还完银子,以后加上利息不就得了嘛。难不成,民军还会给你没收了不成?”

  “这样的话,岂不是谁家人口多,谁家分的田也多?”

  “话虽如此,可他人口多,吃饭穿衣的人也多,平常开销费用也多呀。”

  ……

  民军军官开始逐一解答老百姓的困惑。

  陈城等人离开人群,走到不远处的梁溪河处赏景。梁溪河沟通太湖和京杭大运河,是无锡的母亲河。

  前不久刚下过雨,城里的雨水汇入各条小河浜,小河浜汇入梁溪河,梁溪河再汇入太湖。大旱时,太湖湖水则通过梁溪河反哺城内的上百条河浜,满足百姓的用水需求。

  此时的梁溪河边,柳树成荫,各色渔船、旅船在河面上来来往往。

  不久前,这里刚刚经历过内乱,此时却一片繁忙景象。冯桂芬和沈桂芬大感意外,联想到民军分田分地正忙,不禁生发出无限感慨。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